絕境重生,創(chuàng)造奇跡!聆聽習近平的“長征”箴言
5月20日至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江西考察。20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fā)地贛州市于都縣,向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碑敬獻花籃。
這個季節(jié),每天早晨六點半,羅建國起床后,就會來到離家兩百多米遠的紅原縣邛溪鎮(zhèn)革命烈士陵園,開始清理陵園里瘋長的野草,擦拭那一座座大理石墓碑和墳塋。
“霧鎖高山,哪個尖峰可出?僥幸逃脫屠殺的冉隆昌將紅旗藏在土地廟頂?shù)摹八m”里,將大刀用油紙包好,藏在家中梁柱的裂縫中,趁夜逃往貴州沿河一帶打聽紅軍去向。《光明日報》(2019年07月18日01版).
“記者再走長征路”采訪團在貴州遵義與“時代楷模”暢談長征精神
新華社貴陽7月11日電(記者羅羽、劉羽佳)11日下午,由中央宣傳部組織的“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采訪團齊聚貴州遵義會議會址在“遵義會址話長征”直播訪談中,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多家主流媒體的記者代表作了發(fā)言。
婁山關,而今邁步從頭越(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看!我哥哥肖開模就是從那里帶著一支紅軍隊伍上山,包抄駐守山上的敵人。”肖開基指著遠處山峰上一條若隱若現(xiàn)的小路。“那是紅軍當年埋子彈的地方”“這是當年修筑的戰(zhàn)壕”……肖開基參與了當年戰(zhàn)斗遺址的挖掘。厚厚的植被覆蓋下
央視網(wǎng)消息(新聞聯(lián)播):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西考察,他強調,我們不能忘記黨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記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要繼續(xù)高舉革命的旗幟,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黨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都能過上好日子。
紅軍渡,長征源,在于都。飲水思源、不忘初心,長征永遠在路上,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更是為了美好燦爛的明天。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地紀念園。這是江西省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內展示的紅軍夜渡于都河的場景。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中蘇區(qū)群眾鋪設浮橋場景。記者:高皓亮作者:李永錫、徐步云、關開亮。
1934年10月,紅軍在江西于都縣集結出發(fā),開始了漫漫長征路。1935年10月,中央紅軍歷經千難萬險,終于抵達陜北。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勝利會師。兩年間,中國工農紅軍歷經曲折,征服雪山,穿越草地,粉碎上百萬敵軍圍追堵截……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遠征,也是人類歷史的壯舉!
英國歷史學博士李愛德和朋友馬普安重走長征路。五洲傳播出版社供圖9月30日,國家外國專家局的外國專家和親屬來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參觀“英雄史詩 不朽豐碑——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
青藏高原東部的川康邊界地區(qū),橫亙著許多高大山系,雪山連綿,積雪終年不化。三大主力紅軍長征途中,翻越了夾金山、夢筆山、長板山、打鼓山、拖羅崗、折多山、哈巴雪山等幾十座雪山,很多紅軍戰(zhàn)士犧牲在雪山上。翻越雪山為什么難?一是雪山地區(qū)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二是紅軍饑餓、身體羸弱和御寒衣物缺乏等原因。雪山地區(qū)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
長征路上,我們都是奮進者(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現(xiàn)場評論·我在長征路上①)
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給我們留下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論我們的事業(yè)發(fā)展到哪一步長征永遠在路上。近日,“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啟動,本報評論員隨隊出發(fā)
“十月里來秋風涼,中央紅軍遠征忙。星夜渡過于都河,古陂新田打勝仗。”1934年10月,紅軍在江西于都縣集結出發(fā),開始了漫漫長征路。今年是紅軍長征出發(fā)85周年,也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宣部組織開展“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央媒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意義重大而深遠。
內容摘要:上個世紀30年代,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各支主力紅軍歷經數(shù)萬里艱苦跋涉,戰(zhàn)勝各種險阻,先后完成整體性戰(zhàn)略大轉移關鍵詞:紅軍;毛澤東;中國革命;領導;革命戰(zhàn)爭;實事求是;勝利;中國共產黨人;中共中央;遵義會議
作者:李 文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長征的勝利,使我們黨進一步認識到,只有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遵義會議確定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不再從本本出發(fā)、不再從教條出發(fā)、不再照搬別國革命的成功經驗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對于長征的地位與作用,怎么評價都不會低。長征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是一個壯麗的詩篇,在中國民族復興的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事件,在人類文明歷史上是一個奇跡。那么長征給我們留下什么?首先便是寶貴的思想精神財富。毛主席的詩里寫到:“紅軍不怕遠征難”,什么是紅軍?簡單說就是一批有信仰的人組成的戰(zhàn)斗隊伍